文件名稱 | 石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 “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索引號 | /2022-0000 | 公開目錄: | 縣政府(辦)文件 |
公開責任部門 | 縣政府辦 | 公開形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成文日期: | 2022年04月30日 | |
有效性 | 有效 | 公開日期: | 2022-04-30 19:55 |
石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
“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各相關單位:
現將《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石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4月30日
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
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建設,進一步提升保障性住房小區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依據省住建廳等十三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的通知》(陜建發〔2021〕224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創造宜居空間環境,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底,將竹兒灣、紅巖、池河家園、水井灣、東延5個保障性住房小區創建成黨建引領核心作用發揮明顯,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幸福生活指數明顯提升,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省級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小區。
三、創建要求及標準
(一)強化工作機制。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1+N”自治組織,充分發揮社區居民委員會主體作用,因地制宜制定評價標準,打造全員參與、全民監督局面。
(二)完善配套設施。圍繞群眾工作、生活需求,完善供水、排水、供電、道路、供氣、通訊等設施設備,確保運行安全、供給穩定。
(三)規范使用管理。在“建好分好”基礎上,防止和糾正不文明行為、違規行為,加強信息公開,健全公租房資產管理臺賬,促進“管好用好”。
(四)健全公共服務。健全公共服務,提供衛生、防疫、學前教育、托育、居家養老服務,推行適老化和無障礙信息服務。
(五)培育社區文化。通過“小手拉大手”“最美家庭”“垃圾分類優秀示范戶”等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形成和睦的鄰里關系,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
(六)加強治理能力。推行網格化管理,全方位融合社會治理力量,提升物業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服務水平,保護志愿者合法權益,做實群眾實事。
具體創建標準按照《陜西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執行,詳見附件。
四、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
成立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副縣長魯延謀同志任組長,縣發改局、縣教體科技局、縣公安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縣住建局、縣文旅廣電局、縣衛健局、縣市場監管局、供銷聯社、城關鎮、池河鎮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由縣住建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物管所所長兼任辦公室責任副主任,具體負責工作中的組織協調、督辦落實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責如下:
縣發改局:積極爭取國家保障性住房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全力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相關工作。
縣教體科技局:做好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驗收、移交等工作,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應急知識普及”“科學常識”等實踐活動,共同營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配合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區體育組織體系和骨干隊伍,優先滿足需要的配套體育健身器材,組織群眾開展科學健身活動,監督指導各受贈小區對建成后的設施進行管理維護,加大對社區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縣公安局:加強保障性住房小區警務工作, 推進智能安防設施及系統建設。
縣民政局:將保障性住房小區納入社區管理,健全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抓好服務體系項目建設,收集、審核社區服務體系項目,組織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物業企業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指導。
縣財政局:對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小區配套設施項目建設資金予以傾斜支持。
縣人社局:對保障性住房小區居民開展就業失業登記,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
縣住建局:加強保障性住房小區配套設施、宜居環境、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建設及公共空間、物業服務、房源使用等方面的規范管理;加強對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設計、建設、驗收、移交的監管落實,推動城市管理進小區,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系。
縣文旅廣電局:加強保障性住房小區文化室、閱覽室建設,開展共同締造理念培訓、文化惠民活動,支持做好社區文化設施建設,送文化到社區。
縣衛健局:協調有關機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指導醫療衛生健康和防疫工作,配合在保障性住房小區配置符合國家要求的醫護人員和醫療設備,免費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縣市場監管局:支持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建設,鼓勵小店“一店多能”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
縣供銷聯社:參與保障性住房小區商業服務配套建設,加快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購銷和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建設,督促安排“供銷蔬菜直通車”進小區,建設“公益平價便民超市”提供經營性服務和公益性服務。
城關鎮、池河鎮:積極參與組織所轄社區開展共同締造有關工作。
五、工作步驟
(一)建章立制(2022年1月底前)。圍繞創建工作,以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以建立長效機制為立足點,建立健全創建工作組織領導及協調機制、問責機制、人員、經費保障機制等長效機制。
(二)組織實施(2022年2月-4月底)??h政府作為本轄區保障房“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嚴格按照創建標準,有效整合各類管理、服務資源,認真開展工作,其他相關部門也要依據各自職責,認真做好創建相關工作。
(三)自查整改(2022年5月底前)。由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標準》,對申報小區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自查評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督促限期整改。
(四)省市級驗收(2022年12月底)。在認真整改完畢,符合省市級驗收條件的,向市局、省廳申報,確保在2022年12月底前,相關小區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六、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把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工作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具體舉措,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目標,落實職責分工,統籌協調安排,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資金保障機制,整合保障房各類補助資金,將小區建設和管理所需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確保資金到位。
(三)完善資料管理。各相關單位要注重整理、收集與創建工作相關的各類影像、文字、表格等資料,并按照組織領導、制度建設、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服務、重大活動開展等類別留存檔案資料。
(四)嚴格問責機制。縣政府將創建工作納入各相關部門年度目標任務考核,對因推諉扯皮,工作不力而影響創建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究相關責任。
附件: 石泉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創建標準
石泉縣保障性安居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區?幸福家園” 創建標準
測評 項目 |
測評內容 |
責任單位 |
備注 |
工作 機制 |
政府安排部署,明確目標任務,制定行動方案。 |
縣政府辦 |
|
成立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參與的領導小組。 |
|
||
社區居民委員會主體作用發揮明顯,提供調解矛盾糾紛、法律援助、就業培訓、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 |
縣住建局 城關鎮 |
|
|
堅持黨建引領核心作用,創新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1+N”自治組織,對小區事務全覆蓋。 |
|
||
通過設立意見收集信箱、座談走訪、入戶調研、工作坊等方式,多方傾聽群眾意見,推進人居環境建設整治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打造全員參與、全民監督局面。 |
|
||
配套 設施 |
供水、排水、供電、道路、供氣、供熱、通信等設施設備運行安全、供給穩定。 |
縣住建局 縣供電分公司
縣電信分公司
縣移動分公司
縣聯通分公司
縣廣電網絡公司
縣自來水公司
縣潮午天然氣公司
|
|
綜合解決家用汽車、小型三輪車、電動車、自行車集中停放問題。 |
縣住建局 |
|
|
建設集中充電車棚或設置露天充電樁。 |
縣住建局 縣供電分公司 |
|
|
設置輪椅坡道和扶手,公共活動場地、道路等戶外環境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 |
縣民政局
縣住建局
|
|
|
配套 設施 |
合理選用實用、美觀的節能照明設備。 |
縣住建局 |
|
設置多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收集容器、箱房、桶站應噴涂統一、規范、清晰的標志和標識,采取現場引導等方式加強宣傳。 |
縣住建局 |
|
|
有再生資源回收點。 |
縣住建局 |
|
|
建設公共廁所,方便居民使用。 |
縣住建局 |
|
|
形成喬、灌、花、草、藤相結合的綠化結構,養護良好。 |
縣住建局 |
|
|
使用 管理 |
落實五方主體責任,設置永久性標牌。 |
縣住建局 |
|
建立常態化受理機制,強化退出管理。 |
縣住建局 |
|
|
租金收取規范,梯度保障、動態審核。 |
縣住建局 |
|
|
對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優撫對象、住房救助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實現應保盡保。 |
縣民政局
各鎮
|
|
|
滿足殘疾人家庭、60歲以上老人等特殊群體的樓棟、樓層等住房需求。 |
縣住建局 縣殘聯 |
|
|
防止和糾正擅自變動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私改燃氣管線、高空飛線、擅自改變房屋用途、亂搭亂建、毀綠占綠、任意棄置垃圾、違反規定飼養動物等違規行為。 |
縣公安局 縣住建局 縣消防救援大隊 |
|
|
對長時間無進出信息的人群重點監測,防止公租房空置或轉租轉借。 |
縣住建局 |
|
|
做好信息公開,確保居民知情權、監督權。 |
縣住建局 |
|
|
完善公租房資產管理臺賬。 |
縣住建局 |
|
|
公共 服務 |
建有包含服務大廳、社區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治安聯防站)、居民活動用房、文化室、閱覽室、殘疾人康復室、黨群活動中心等在內的綜合服務站,依托其開展服務,加強對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關愛照護,做好傳染病、慢性病防控等工作。 |
縣住建局
縣衛健局
各相關鎮
|
|
公共 服務 |
衛生服務站提供預防、醫療、衛生、康復、防疫等服務。 |
縣衛健局
縣住建局
|
|
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 |
縣教體科技局
縣住建局
|
|
|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制養老服務;具備條件的可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失智、失能老人和殘疾人提供日間服務。 |
縣民政局
縣住建局
|
|
|
充分考慮老年人習慣,推行適老化和無障礙信息服務,保留必要的線下辦事服務渠道。 |
縣住建局 |
|
|
提供安全可靠的托育服務。 |
縣住建局 |
|
|
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配備符合規定的消防設施器材,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檢查及演練,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消防、救護等生命通道暢通。 |
縣住建局 縣消防救援大隊 |
|
|
選用星級養老機構,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
縣住建局 |
|
|
宜居 環境 |
共同商議擬訂符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的居民公約。 |
縣住建局 各相關鎮 |
|
提供便民商業服務,包括提供蔬菜、水果、生鮮、日常生活用品等銷售服務的綜合超市及理發店、洗衣店、藥店、餐飲店等便民網點,提供郵件和快件寄遞服務。 |
縣住建局 |
|
|
組織就業創業培訓,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小區居民提供內部商業用房。 |
縣人社局
縣住建局
|
|
|
有不小于150平方米公共活動場所(含室外綜合健身場地),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設施以及沙坑等兒童娛樂設施。 |
縣住建局 |
|
|
對電力、污水井、化糞池等容易危及人身安全的設施設備設有明顯警示標識。 |
縣住建局 |
|
|
宜居 環境 |
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等,有檢驗合格許可證并按時完成年檢、維保。 |
縣住建局 |
|
組織黨員開展共產黨員奉獻日、黨員義務服務周等活動。 |
縣機關工委 |
|
|
堅持黨建帶群建,在黨員、老工人、老教師、老模范、老干部等群體中發掘和培養“共同締造”工作骨干,發動群眾積極投工投勞整治房前屋后環境。 |
縣住建局 城關鎮 |
|
|
建立綠地認領、公共空間認領、公共設施等維護認領的愛心積分機制。 |
縣住建局 |
|
|
推行清潔能源。 |
縣住建局 |
|
|
社區 文化 |
開展共同締造理念培訓,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 |
縣住建局 |
|
組織“自樂班”“書畫班”“鄰里節”等文體活動及豐富多彩的節慶晚會,促進形成和睦的鄰里關系。 |
縣住建局 |
|
|
組織開展科學常識、綠色生活、衛生防疫及應急知識普及、誠信宣傳教育、愛國衛生運動。 |
縣住建局 縣衛健局 縣科協 |
|
|
開展家教家風、最美家庭、最美鄰居、先進黨員、優秀居民、垃圾分類優秀示范戶、優秀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引導營造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小區環境。 |
縣委宣傳部
縣住建局
縣婦聯 |
|
|
通過“小手拉大手”等實踐活動,自發自覺愛護小區環境,無衛生死角,無亂貼亂寫亂畫等不文明現象。 |
縣住建局 |
|
|
總結宣傳共同締造的經驗及典型。 |
縣委宣傳部
縣住建局
|
|
|
治理 能力 |
引入信用良好的專業化物業公司,按照不低于物業總建筑面積2‰比例且不低于50平方米配置物業管理用房。 |
縣住建局 |
|
物業管理制度健全,崗位職責和服務標準明確,杜絕失養、失修、失管;工作時間內員工統一著裝、佩證上崗,實行24小時值班和保安巡邏制度;每半年公開1次收支情況。 |
縣住建局 |
|
|
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精細化物業管理和服務,推行紅色物業、貼心管家等實踐活動,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 |
縣住建局 |
|
|
組織開展最美物業人宣傳選樹活動,增強從業人員榮譽感和歸屬感。 |
縣住建局 |
|
|
完善防火、防汛、治安、公共衛生、停電等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有應急隊伍、專業培訓和相關演練。 |
縣住建局 |
|
|
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優先吸納小區居民參加公共服務、應急救援;積極探索“學生社區志愿服務計學分”“時間銀行”等做法,保護志愿者合法權益。 |
縣委宣傳部
縣住建局
|
|
|
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注重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及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作用,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合作,共同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治理體系。 |
縣住建局 |
|
|
提升 智能 水平 |
重點部位安裝監控設備,智能安防設施及系統運行良好。 |
縣公安局
縣住建局
|
|
應用人臉識別、智能梯控和視頻監控等手段,限制電動車上樓,及時發現破壞公共設施、高空拋物等行為并取證留存。 |
縣住建局 |
|
|
光纖入戶、多網融合。 |
縣電信分公司
縣移動分公司
縣聯通分公司
縣廣電網絡公司
|
|
|
提升 智能 水平 |
應用“公租房綜合服務平臺”,實現網絡報修、繳費、投訴等功能,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對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數據系統,建設智慧養老信息平臺。 |
縣住建局 |
|
推動5G網絡進小區。 |
縣電信分公司
縣移動分公司
縣聯通分公司
縣廣電網絡公司
|
|
|
群眾 滿意 調查 |
配套設施滿意率達到80%以上。 |
縣住建局 |
|
小區管理滿意率達到95%以上。 |
縣住建局 |
|
|
公共服務滿意率達到95%以上。 |
縣住建局 |
|
|
宜居環境滿意率達到95%以上。 |
縣住建局 |
|
|
基層治理滿意率達到80%以上。 |
縣住建局 |
|
|
便民商業滿意率達到85%以上。 |
縣住建局 |
|